且更伤感了。 绣娘量过她尺寸,要用沈观新得来的几匹云山锦缎给她裁制新春衣。 姜清杳眼珠一转,问:“沈观的尺寸量了吗?” 这些日子沈观和她同吃同住,便是姜清杳零嘴小吃吃多了,那沈观呢?沈观也该长些吧。 没道理只她长,沈观却不长吧。 绣娘说:“还未曾,公子一向不让近身,都是自己量好,让管事报了尺寸过来。” 姜清杳就留下那皮尺,又问了沈观往日的尺寸。 姜清杳就和绣娘说:“沈观还没回来。你先回去吧,待我量好沈观的,明日把尺寸给你送过去。” 绣娘就退下了。 姜清杳心里惦记这事儿,晚膳都不想用。 捏捏肚子,又问芸香半夏自己最近是不是长了些,两个小丫头仔细打量,诚实的点点头:“似乎是有些,腰都圆了点。” 姜清杳:!!! 她对着镜子自己转来转去的照。 其实哪儿有这么夸张,镜中少女亭亭玉立,清姿玉骨,若真有,那也只是更匀称了些。 但芸香半夏两个小丫头自有自己的小算盘,小姐爱吃零嘴,怎么说也说不听,也只有因着吃太多长了些才能引起她重视。 因此不约而同的违心附和。 姜清杳秀眉一压,闷闷不乐:“那你们说,沈观长了吗?” 芸香半夏对视一眼:“姑爷倒是没觉着长了呢。” 姜清杳心里更不平衡了,脸颊都气得鼓起来:“可我和他都是一样的吃。” 桂花糕、糖葫芦、炸撒子…… 哪儿样胖人的东西沈观没吃。 芸香道:“许是姑爷每日清晨都会早起练个把时辰的剑呢,自然吃多少也不长。” 姜清杳抿唇,不接话了。 她瞧一眼芸香半夏,心想才不如她们的意,若是自己赞成了,这两个小丫头就要顺杆子往上爬,要她早起养生了。 沈观今日在书院,书院老师就着他的文章和他谈天阔地一番,等到他回来,姜清杳已经沐浴好,趴在桌子上百般无聊的玩着那个皮尺,等着他。 少年刚一踏进来。 姜清杳便听到动静站起来,手里还攥着皮尺,喊他:“沈观!快来!给我量量你的尺寸。” 少年愣住了。那张漂亮的脸唰一下红透了,连带着白皙的耳后也红了一片,颈间都晕上粉。 沈观耳根通红,看了眼姜清杳手里的皮尺,确认问:“现在?” 姜清杳点点头。 当然呀,量个尺寸而已,很快的。还要等什么黄道吉日么? “不然呢?”姜清杳一脸莫名。 沈观拒绝不了姜清杳,哪怕手心滚烫,耳根都要烧起来般的窘迫。 少年只好左右看看,小声:“那让她们都先退下吧。” 姜清杳:?只是量个腰围。 但她迟疑的看一眼沈观红着的脸,心想他往日也不许人近身量尺寸,恐怕是真害羞吧。 姜清杳后知后觉,便很贴心的说:“芸香半夏,你们都退下吧,把门关上,没我传唤便不要入内了。” 屋里只剩下两人了。 沈观红着脸想:虽然不知道清杳今日怎么这么主动,但照着她说的做总没错。 少年这样想着,难得犹豫的看一眼室内的灯火通明,熄了两盏烛火后,没那么明亮后。 他才颤着睫,探手解开了腰间玉带。 姜清杳眨眨眼。 盯着沈观的动作,半点不错开,心里暗暗想,沈观定是也长了,不然怎么会连腰间玉带这点宽度也要解下来,怕被量进尺寸里。 姜清杳看着看着。 神色越来越古怪。 等等……怎么好像有一点不对劲。解了腰间玉带可以,褪了外衫又解里衣的系带是做什么? 姜清杳拦住沈观。 “你做什么?” 沈观方才就已经被她一眼不错开的注视看得浑身发烫了,姜清杳又这样突然的靠上来,凑上前,纤手握住他的手腕,仰着那张素净白皙的脸,睁着那双清透澄澈的眼。 少年声音艰涩:“你不是要量尺寸么?” 没等姜清杳的疑问问出来,沈观就已经拉着她,探到了。 他哑着声音:“清杳,感觉到我了吗?” 姜清杳明白过来。白皙的肌肤也瞬间通红。 沈观!她要量的不是这个尺寸! 少女被他的体温烫得说话都断断续续:“我……我是要给你量腰围,今天府里绣娘来过了,说到了……唔,到了,裁制春衣的时候。” 姜清杳试图解释,可沈观左耳进右耳出,轻喘着应她。 “嗯,好。我知道了,是绣坊要我的裁衣尺寸。” 姜清杳蹙眉,涨的厉害,推他:“你知道,你还……” 沈观拉着她的手,将那条小皮尺递给她,挺腰。 他在她耳边轻声:“清杳,先从这儿量吧,春衣不及冬衣,更轻薄些,裁衣也需裁得更合身,腰围更要量的准些才好。” 姜清杳咬唇,他挺腰,说是要让她量腰围,可每动作一下,姜清杳的手都颤得要拿不稳那根皮尺。 沈观见她迟迟不动作,便主动握着她的手,带着她用皮尺从身后绕着腰围一圈,他要她低头看。 “清杳,看清楚了吗?” 姜清杳红着脸,只低头看了一眼,便移开视线,不愿意回答他混不吝、又话里有话的话。 沈观就催她,咬她的耳尖:“好清杳,把腰围记下来,还有肩宽,身长,都要量仔细。” 姜清杳推他,呜咽着说不量了的话被沈观的压过来的吻吞没于唇齿。 翌日姜清杳醒来,便看见放在床边的一张纸。 拿起来一看,是昨晚沈观拉着她一遍又一遍,说要量得仔细又小心的尺寸。 上面写着肩宽、腰围、身长,还有……… 姜清杳耳根通红,觉得自己未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直视小皮尺了。 沈观不要脸,姜清杳却不能直接将这张纸拿去绣坊,只能重新找了张纸,将上面正常裁衣要用到的尺寸,誊抄下来。 昨晚没怎么用晚膳,饿着肚子被沈观拉着胡闹一通,姜清杳早膳便吃得有些过。 吃过了早膳,觉着有些积食了,便想着在府里走走消消食。 姜清杳拿过那张记着尺寸的纸,自己往绣坊去。 第23章 她记着沈观在两人刚成婚那几日,曾经带她走过一次去绣坊的路。 姜清杳走走停停,依着模糊的记忆,很快又看到那块匾额。 走过去的路上,上回那块碎了一半的青石板已经换上新的。 见到她来了,几个绣娘都停下手里的活计,迎上来:“夫人怎么亲自来了。” 姜清杳将那张记着沈观尺寸的纸递给她:“吃多了积食,便走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