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,走了的大丫头叫青燕,然后是巧雀,然后是云鹃,都是鸟。 人不当人啊。 但她以后也会习惯吧。事实上,这一年,她已经习惯了。 冬天外面冷得冻手,大早上的是巧雀、云鹃这俩小孩忙里忙外给她端水洗漱。脸蛋和小手都冻得通红。 姜清杳心里不是没有罪恶感的,但罪恶感终究也没法驱动她亲自去受这个罪。 慢慢地,看多了,就习惯了。 人到了哪个时空,很自然地就同化了。 以后慢慢地……会彻底同化吧。 姜清杳放弃了抵抗:“叫葵儿吧,葵花的葵。” 向阳,健康。 起码寓意挺好。 孙妈妈笑赞:“好名字。葵儿,还不谢过姑娘。” 改名为葵儿的三丫忙屈膝:“谢姑娘。” 姜清杳问:“现在就留下吗?” 孙妈妈对葵儿说:“你回家收拾一下,跟家里大人说一声,拾掇好了就过来。” 葵儿问:“要带被褥吗?” 巧雀忙说:“不用,咱们这里有的。你自家的不要带过来。” 葵儿高兴:“好!” 葵儿家的条件肯定是不太好。姜清杳对巧雀说:“你去寻两块合适的料子给她,让她裁两件新衣裳。” 葵儿的脸都发光了,眼巴巴地看着巧雀。 巧雀去寻了块方胜纹的松江布并一块蔓草纹的粗绸给葵儿。她自己也是奴婢,很懂,嘱咐她:“告诉你娘,这是给你做了姑娘院里的丫头要穿的,我要看着你穿的。” 葵儿欢喜,抱紧了,使劲点头:“我晓得,姐姐放心。” 仆二代就是这样。明明年纪这么小,可已经这么懂事了。 唉。 事情办妥了孙妈妈就准备走,姜清杳拦住了她确认:“巧雀提起来,她的月钱以后就是二等了吧。” 大人们房里的大丫头才是一等丫头,姜家的规矩是姑娘屋里没有一等丫头,身边大丫头是二等丫头。以前青燕就是二等,巧雀是三等。最小的云鹃还是粗使,和婆子一样,但因为年纪小,拿的钱又比婆子少。 孙妈妈眼神闪烁了一下,说:“虽说让她先顶上,但她年纪还小,倒不必……” 日哦!真让巧雀担心对了! 这老婆子! 因为姑娘们连自己的钱都让婢女管着,通常不会亲自去过问这些钱的事。 她一个庶女大概率也不会亲自去找三夫人讲丫头月钱的事。 实际上这些事三夫人也不亲自管,只管账,具体事务也是身边的妈妈在管。 所以这些老妖婆真干得出吃空饷的事——那边给三夫人报巧雀提了二等,这边压着巧雀只按三等算,然后自己从中中饱私囊吃个差价。 “这跟年纪没关系。”姜清杳打断她,“干什么活,拿什么钱。巧雀现在把我屋里活都揽了,做得也让我满意。既然顶替了二等的活计,就该拿二等的月钱。否则凭什么别的姐姐妹妹们屋里都有二等的丫头,只有我没有?” 她掏出帕子开始按眼角:“这是欺负我没了姨娘吗?我不信,我要找母亲给我做主去! 说着做出一副抬脚准备冲的姿态。 孙妈妈忙拦住她:“我的祖宗!你是这家里正经的姑娘,谁敢欺负你!” “是我想得多,我怕这些丫头小小年纪就升了等,便轻狂起来。姑娘年纪小,回头她们欺负姑娘。” 姜清杳一甩帕子:“妈妈也说了我是这家里正经的姑娘,哪个丫头敢欺负我?若有,我便请妈妈来,提脚卖了她们。” 哎呀妈呀,“提脚卖了”这词读过无数遍了,没想到有一天会从自己嘴里说出来。 别说,味还挺正,真有点像出生就呼奴使婢的小姐了。 孙妈妈还真吃这一套,被唬住了,赔笑说:“姑娘说的是。是我想岔了。那就这样,我回去禀过夫人,巧雀以后就是二等了。” “还有云鹃,巧雀升了二等,云鹃该升三等了,月钱也得跟上。” “啊……” “姐妹们院里几个丫头什么等级,我院里也得一样。” “……姑娘说的是。” 瞧着孙妈妈认栽了,姜清杳笑了:“就知道母亲和妈妈都疼我,不会叫人欺负了我去。” 孙妈妈还能说什么,两手一揣:“那怎能!” 好好一个乖巧姑娘,怎么一年不见斤斤计较起来了。 孙妈妈心想:果然没娘的孩子长得快呀。 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 姜清杳正给姜县令写信呢。敷衍的应了声。 这些日子,抚阳流寇的案子有了点眉目,竟和前些日子西境小国逃窜进来的那些流寇是一伙。分了两批各自往南北逃窜,一批落网了,一批跑到抚阳深山里。 那香牌也是西境小国的东西,这些人竟然带了不少,除了香牌,还有香丸,香料各式各样的,瞧原本的方向,竟是本就想要将那些东西,流到京城来的。 却意外被京城的人提前体验过这些邪香的苦头,那这批流寇便是一点都不能放过的。 京城本就是最崇尚香艺之处,且皇室贵胄世家子弟数不胜数,这批香若进了京城,第一个侵蚀的便是那些好此道的世家弟子和文人名臣。 其间居心可谓一目了然。 第39章 也正因此,姜清杳格外揪心姜县令那边的进展。冷脸侍卫被沈观派去过抚阳一趟,见过姜县令,将山庄那些人手都调给衙门用,又带了姜县令的信和抚阳当地姜清杳爱吃的东西来。 但自从这封信后,姜清杳便再没收到姜县令从抚阳寄来的信件。 一连寄过去几封,都杳无音信。 这样的时候,这样的事,那批流寇又都是穷凶极恶之徒,抚阳地势险峻,追逮穷寇之时,若是一个不慎,后果让人不敢深想。 姜清杳一颗心悬得高高的。 从前日起就开始准备马车,预备回抚阳去了。便是帮不上什么忙,知道姜县令的安危都好。 一转眼又到了三月春暖花开时,姜家三房的四姑娘一年前悄无声息地上山,一年后也悄无声息地回来了。 进府先去拜见自己的嫡母三夫人。 三夫人上下打量她:“长高了不少。” 姜清杳一副老实模样:“吃穿用度没有缺的,都很好。高妈妈把我照顾得也好。” 高妈妈在三夫人这里也不是什么牌面上的人,不渎职,没给她丢脸就行。三夫人点头;“回头赏她。” “行吧。既回来了,就踏实过日子。休息两天便好好跟你姐姐妹妹们一起上学去。日常里有事再与我说。”三夫人又唤了自己的心腹孙妈妈,赏了姜清杳一对珠花,一些吃食、香药,和几块喜庆鲜艳的衣料。 姜清杳蹲身给嫡母行礼:“谢母亲。” 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