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>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> 分卷阅读13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13(1 / 1)

送了出去。 段知微想了想,收尾的点心便做一份八宝饭,她将糯米洗净蒸熟,放入素油拌匀。再将蜜枣、核桃、金桔蜜饯、松仁切成细碎小丁与糯米拌在一起。拿出几个粗瓷小碗把糯米压实,然后一起上屉蒸。 笼屉里已经弥漫出阵阵甜香,段知微瞅准时机把糯米饭取出摆盘,撒上白糖,再妆点一些红绿丝。 糯米饭晶莹饱满,散发淡淡米香,蜜枣金桔颜色鲜艳,缀在上面霎是好看。 几个厨房帮厨的小沙弥从开头就在暗暗咽口水,段知微很是好心的将八宝饭多做了几份,没想到几个小沙弥很守规矩,摇头不肯吃。 段知微只好放弃,又拿起一份给阿盘,阿盘也是摆了摆手,就一个人坐到了角落的阴影里去,对着竹林发呆。 段知微正不知如何是好,监院又匆匆回来了,说是中午的素斋几位高门娘子很是感兴趣,想见一见厨娘。 这倒是正中段知微下怀,但凡商贾人家,若能结识到高门娘子,生意定然是能更上一层楼的。于是她也不推脱,爽利的就跟着监院走了。 素斋堂的雅间在二楼,雅间挂着翠色的帷幄,墙上挂一副字画,当真谈得上雅致。四个装扮华贵的妇人在席间跪坐,见有人来,纷纷敛了笑容。 首席的老妇人白发花白,只利落簪一只鎏金银花叶簪子,背脊挺得笔直,看上去精神头很好。见到段知微,先是凌厉打量她一下,而后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。 “你便是今日的厨娘了?” 段知微规矩行完礼道:“是妾身,听闻各位夫人相邀,不知是否菜色不合口味。” 她其实对菜色挺有信心,只故意扯个话题,只见那老妇人满意点头道:“菜色倒是不错,老身对这道炒三泥甚是感兴趣,不知可否介绍一下。” 那盘菜红白黑三色相间,色泽甚是鲜艳 段知微道:“此菜名为炒三泥,先用素油炒山药泥,再用素油炒豆沙泥,炒成沙状以后码放到山药泥旁,最后再熬上山楂泥。” 她顿了顿继续 道:“此菜的特点便是山药软糯细腻,滑润爽口,味道清甜。豆沙则细腻绵密,甜味醇厚,,微微甜酸,能吃到山楂果的清香,能把胃口打开。” 那老妇人微微点头:“老身最近胃口不佳,怪不得吃了这炒三泥,倒是觉得饿了。” 一旁年轻些的妇人见她点头,很有眼力见的唤来丫鬟给打赏,丫鬟递给段知微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。 今日收获颇丰,段知微拿着荷包想。 老妇人又叹口气道:“老身早年在苏州,也甚是爱吃甜食,什么金丝蜜枣、糖渍青梅、松子南枣糖、玉带糕是流水的往崔府送,如今老了老了,甜食也懒惫吃了。” 段知微本已欲退出去,听闻这话又留了一会道:“妾也会做些苏式点心,擅治麻饼。” 见老妇人有些兴趣,段知微继续道:“选上等大枣蒸熟制泥,拌进炒香松子仁、桃肉、桂花蜜、糖猪油。” 老妇人接话道:“这麻饼老身年轻时也吃过,那饼烤得色泽金黄而又无焦斑,皮薄松脆,油而不溢。” 段知微笑了“妾身住在通义坊尾部槐树下,夫人若是哪日想食甜食,派家奴去找妾便是。” 这边段知微得了赏赐,高兴地拿着荷包提裙跑下楼,结果又见到阿盘一个人躲在阴影里埋头扫地。 段知微升起点好奇,去找了监院才知,阿盘是广府那边逃过来的流民,那年广府干旱,全家都遭了灾。只剩她一个人逃到长安坊。 悲田坊本就是寺庙建立的救济贫困的慈善机构,事务也由僧人主持,于是阿盘在南严寺谋了个差事。 阿盘逃难过程中失去了家人,似乎脸上还有遭人欺压鞭笞的一大块疤,她用一块布蒙住脸,好像世界上的喜怒哀乐与她皆没有关系。 可是“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”其父母给她取名阿盘,应当也是有爱家庭生长起来的姑娘。 段知微讪笑一下向监院道:“妾身的小食铺最近人手紧缺,可否让阿盘去妾身那里帮忙,今日素食宴的薪俸妾身也就不要了。” 监院本也有慈悲之心,寺院清苦,阿盘一人在厨房打杂无人说话,因此点头道:“贫僧倒是没有意见,只是阿盘并非奴籍,还需听其本人意愿。” 段知微准备了一大段话,比如薪俸多少,员工福利,自家姑母虽然抠门但是和蔼可亲之类的,岂料阿盘抬头望一眼竹叶便点头:“走吧。” 令段知微准备了一大段的术语卡在了半道上。 眼下暮色四合,段大娘在槐树下边饮酪浆边等段知微回家,远远见到她驾着驴车,后边还斜坐了一个人。 段知微热情把阿盘拉进店里,又喊段大娘:“长姑,找一床被子出来。” 段大娘拎着一壶酪浆,把段知微从店里扯了出来:“你带了个人回来?” “是啊,我找来帮忙的,不是你成天嚷嚷忙得脚不着地,都没时间跟隔街卖菜的老李欢饮达旦了。” 段大娘老脸一红:“可靠吗,有提要多少薪俸吗?” 段知微把阿盘的经历给她这么一讲,段大娘立时眼睛里溢出些泪水,她用帕子擦擦眼泪,重新换上一副慈祥的面孔,跑去关爱阿盘去了。 段知微摇摇头,透过夯土窗看一眼天空,今夜月明如白玉盘,正是团圆夜。 第9章 第九章长安网红店--萧家馄饨探店^^…… 虽说段家铺子也勉强算个食肆,地方却甚是狭窄,最多同时只能坐四桌人,因此销售最好的果然还是能外带的肉胡饼和炸酥肉,只能堂食的绿豆粥、馄饨与馎饦销量还是不佳。纵然有人想买,也都是买了带走吃。 这几个月靠着顺应时序和节日的美食,段知微也赚了些钱,陆续有了些忠实的食客,便琢磨着赁一处地理位置好点的店铺,来专门提供午食和晚饭。 只是手头还缺着些钱,正在疯狂打算盘的时候,过来窜门的耶律大娘建议道:“不如去借些?” 长安除了东西两市的钱庄,就属几家大寺庙可借钱,当然那也不能叫借钱,寺庙的事能叫借钱吗?那叫做功德。 段知微和段大娘一合计,便抽空骑个驴满大街探探道,首先探了探朱雀大街中轴线靠近皇城的开化里,地段甚好,价格也高,段知微找了个牙人一问,这儿的宅子怎么也要三百万钱,只能哀叹一声“长安居,大不易”驾着驴车走了。 一时却也找不到适合的,但俗话说来都来了,段知微便打算找个店吃个午饭。 最后段知微选择了朱雀门颁政坊的萧家馄饨。无他,这萧家馄饨原是长安最知名的馄饨,千年后仍有老板顶着萧家馄饨的名头打广告,既然已经来到此地,不得尝尝老祖宗的手艺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