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>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> 分卷阅读49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49(1 / 1)

彤彤圆滚滚一个,看着就惹人喜爱,更是为秋天增了一道明媚的亮色。段知微心血来潮,就想弄个冰糖葫芦吃一下。 这小零嘴做起来也是简单,竹签子串一串,熬一锅浓稠糖浆,把山楂果子在里头滚上一滚放凉便是。 一个个红彤彤山楂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,在秋阳下一照,像璀璨的红宝石,看着就诱人。段知微自己试吃了一个,“咔嚓”一声,糖衣清脆带着些凉意,甜蜜的糖中和了果子的酸,吃上去别有滋味。 这零嘴儿大人不觉得什么,蒲桃见了两眼都发光,拿起一根跑去跟小伙伴们炫耀去。 段知微把手在蔽膝上擦两下,开始考虑摆摊用的重阳糕,重阳糕又称五色糕,段知微之前从未做过这种,长安各家糕品铺子对重阳糕的制法大都不一样,讲究的人家要制九层糕,上头插一小小红纸旗,不讲究的人家则是米粉拌上蜜枣葡萄干一通乱蒸,也算是重阳糕。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家在糖糕上放上羊肉、鸭肉做点缀......W?a?n?g?阯?发?布?Y?e???????????n??????②?⑤???????? 于是段知微顿悟了,重阳糕,就是重阳节吃的糕,它究竟是个什么形式,没有人在乎,那便蒸上几笼桂花糕算了。 正自想着,蒲桃一脸气愤的回来了,新做的银红半臂襦裙底下染了一层泥污。 “这是怎么了。”段知微赶紧给她拍拍裙上的灰。 “隔壁肉铺的旺福抢了我的冰糖果子,我气不过,跟他打了一架”她四处张望一番,拿了墙角晾晒用的竹竿当武器,吸吸鼻子又走了。 小小背影拎着个大大的竹竿,头上双髻的红绳一晃一晃。 “回来!”段知微在后面追过去,抢过竿子:“还想打架,这裙子做了小百文钱了,若是破了,长姑有的念叨了。” 见她不服气,段知微只能叹口气:“回头重阳,做上一扎子冰糖葫芦,你去他面前炫耀一圈,每人分一根,就是不给他。” 蒲桃觉得解气,狠狠点点头。 终于等到重阳日,段知微狠心雇了一日牛车,这牛车宽敞,坐得舒服,而且老牛走得稳当,不像驴车,摇摇晃晃的。 今日秋高气爽,秋阳高照,一扎子冰糖葫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蒲桃特特抱着跑去肉铺逛了一圈,把旺福馋得口水直流,被肉铺娘子一个巴掌打下去。 今日天空瓦蓝澄澈,渭水河流环绕着终南山,段知微想起那时与袁慎己一并走在其间还是葱茏夏季,如今已然金黄一片。 她们挑了溪水边一棵金黄的枫树下,铺上一层毛毡,毛毡一角压上一坛桂花酒,几篮子桂花糕一摆,再竖上一扎冰糖葫芦。 此处溪水碧清,地势平坦,许多仕女、孩童也选了这儿放纸鹞,长安小贩也是聪明,好几个摊子上挂着各色纸鹞,仙鹤长寿的、鲤跃龙门的,段知微见蒲桃眼巴巴看着,便也准备去给她买一个。 小姑娘品味独特,非瞧不上那蝴蝶的,定要一个通涂绿色的软翅螳螂。 不一会儿瓦蓝的天上飘着各色纸鹞。 阿盘拿出几个杯子,每人分上一碗桂花酒,托修月人的福,那酒的确酿造得极其成功,泥坛一开封,那浓郁的桂花香立刻就弥漫了起来。 来辞青的郎君仕女本就觉口渴,闻到这甜香浓郁的桂花酒,忙来打听一番,段知微备了好几坛在车上,立刻同意卖给他们。 今日在这放飞纸鹞的儿童颇多,蒲桃受了旺福的启发,拿上一串冰糖葫芦去小孩堆里一顿炫耀,不一会儿,那群孩童看着眼馋,纸鹞也不放了,立逼大人来掏银子买冰糖葫芦了。 一扎子冰糖葫芦竟是不费力就卖完了。倒是几篮子桂花糕还放在那,虽也有人买,但是人气不太高。 三三两两前来的游人大都是想饮上一碗桂花酒,此酒色泽金黄澄澈,酒面些许泡沫,饮上一口绵柔醇厚,还有桂花微微的甜香。 很快又走来几个郎君,扮相一看就是世家子弟,上来便直接要买一坛子桂花酒。 段知微回头去捧酒,却被为首的身着紫色澜袍的人盯住:“竟然是你?” 这人穿着华贵,腰间挂一麒麟玉佩,肤色白皙,长得也算端正,段知微瞧了他一会,愣是没想起来,只好问道:“足下是?” 那人气结道:“你这无知娘子,上次嘲讽某未学《礼记》,竟扭头就忘了?” 段知微瞬间记起,夏日抢冰时,她因念了卢照邻两句诗,被这迂酸文人嘲笑的事,当下把酒坛狠狠放下,嘲讽道:“一季未见,不知郎君是否已能将《礼记》念诵个完整?” 对于读书人来说,这算是极大的羞辱了,那人脸色涨红刚想理论,被后头人拉住道:“算了,何必与妇孺计较这等细枝末节。” 段知微不乐意了:“明明是你先招惹我的,我念两句诗碍着你了?乐天居士每完成一首诗,都要念诵一遍给老媪听,直到百姓听懂,所以各地的寺庙、驿站都有他的诗留存,你这种附庸风雅,作一首诗非得佶屈聱牙,那才是最可恨的。” 那几个郎君惊讶望她。 后面传来“啪啪”几声鼓掌,一个矮胖白面的书生走过来道:“好泼辣娘子,但竟说得有些道理。” 这书生脸上一团和气,但后面几人看到他竟然灰溜溜走了,段知微上下打量一下他。 袁慎己也从后面赶过来,微笑道:“这便是我曾提过的段家娘子。” 段知微:“啊?” 书生在溪水边搭了个毡帐,邀段知微一叙,几个人便坐到帐中。 书生拱拱手:“某琅琊王氏王潜,今日听段娘子一席话,颇有些感悟。” 他的案前正放着一张上好白麻纸:“诗篇不必过于华丽用典,朴实些或许更受百姓喜爱。” 段知微心想,看来又是一位爱诗成痴的文人。 袁慎己则是在一旁补充道:“王君喜爱志怪故事,擅于写变文,大慈恩寺、青龙寺很多变文都是他写的,某曾提到过段娘子在南严寺的经历,王君一直说要见你一面。” 原是如此,当下段知微稍安,想他爱听志怪故事,便把中秋遇到修月人的故事也与他讲了一回,王潜甚是惊喜,听得连连点头,忙命侍女研磨,将故事记载了下来。 而后又对段娘子叉手为礼道:“这篇定能成为风靡长安的变文,王某这厢多谢段娘子。” 不过提供了个故事而已,有何好道谢的,段知微坐了一回,起身告辞了。 帐中只剩王、袁二人坐着对饮,那王潜虽面上一脸和气,笑起来却两眼弯弯,像只老谋深算的狐狸:“今日可算见到了,迷惑到慎己兄的,凉州城外的狐精。” 袁慎己微微皱眉,似不喜这个称呼道:“狐精故事是你编写的变文,还望慎言。” 王潜点头道:“倒是位有趣的妙人,可惜出身低了些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