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>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> 分卷阅读127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127(1 / 1)

加远阔苍茫,临街的突厥、吐火罗的商人们用藩语大声揽客,空气弥漫葡萄美酒的馥郁果香。 袁慎己问道:“还想再去一趟凉州吗?” 段知微想了想:“凉州不比长安繁华富庶,但是边邑天高云净,凉州城高峻巍峨,我也想带着你去逛逛。” 她转过来眼睛亮亮看他:“有间肆铺专卖红柳烤羊肉,可好吃了,那肉一点膻味儿都没有。” 他的手抚上她的脸庞,将她搂入怀中,段知微感受到他胸膛传来的热度,不禁有些脸热:“夜深了,我们回房吧。” 袁慎己觉得有道理,从善如流站起来,手臂稍稍使劲,一手把她托起来,段知微伸手锤他的肩膀,觉得硬邦邦的。 这人轻笑道:“过些时日金吾卫有场马球需要打,你克制一下,在我身上少留些牙痕。” “滚”她毫不客气地笑骂道。 这边幸福的有情人你侬我侬,另一边西市一家肆铺却传来痛苦的哀嚎...... 这家贩售古董的肆铺隐藏在热闹坊市间,旁边是回鹘放债人的聚集地,因此那片集聚地每日都很喧嚣热闹,导致这家古董铺子更像隐进了尘烟中一般平平无奇,无人注意。 回鹘商人阿依苏两年前跟随祖父骑着骆驼千里迢迢来到长安,在这条街随着亲戚当起了放债人,每日都轻松地等着那些挥霍无度的贵族子弟、负债累累的商人来到这里,将他们的土地、奴隶、古董抵押给自己。 一定是那葡萄美酒、和肤白貌美的栗特美人带来的诱惑,阿依苏在酒肆挥霍了一日,路过那家紧闭着大门的古董铺子,生起了不该有的好奇心。 他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,这肆铺常年不点灯,只有一点儿月色透过窗棂斜斜照入,空气里满是陈年的霉味,混杂着各色青铜器的铜锈气息。 让人觉得喉咙发痒。 阿依苏那双贪婪的绿眼睛拂过褪色的字画、残破的瓷瓶以及一些斑驳的乐俑。 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。 他觉得无趣,重重哼了一声,转身要走,余光撇到挂在墙上的一个方形铜镜,顿住了脚步。 那镜子背面刻着清晰的武士斗兽纹。 作为一个收货经验丰富的胡商,他认出那定然是战国时期的铜镜,起码价值千金。 “这位郎君,真真好眼光。” 阿依苏被猝不及防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,他转身,一个身着玄色澜袍的老人站在他身后,苍老的脸颊隐藏在阴影里。 阿依苏毕竟刚饮了两大桶葡萄酒,整个人还处在酒醉的眩晕中,因此粗鲁道:“老头,这镜子价值几何,我要了。” 老人道:“不贵,你给四贯便是。” 阿依苏震惊的睁大眼睛,这样一个自战国传来的铜镜竟然只要四贯钱。 他收了收神,重新换上一副傲慢张狂的模样对着老人嫌弃道:“你这老儿把我当猴耍!这镜子边角有磨损,镜面甚至都发黑,竟然敢收我四贯钱?” 老人气定神闲:“郎君愿出几何?” 阿依苏暗暗捏了捏拳头道:“一贯钱,这破镜子只值一贯钱,你这老丈不要不识抬举。” 旁边的回鹘聚集地可是他阿依苏的地盘,若这不识相的老头不答应,他去喊一群人将镜子抢了便是。 老人隐在黑暗中,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:“可以。” 阿依苏很自得,一贯钱便买到了战国年间的真家伙,他立刻跑回自家取出一贯钱来,扔到古董铺子的柜台上,然后将镜子捧回自己的住处,将镜子挂在了正厅最显眼的地方。 阿依苏遍请了所有亲友来家中,一群人吃着烤全羊,饮 着葡萄酒向他道贺,阿依苏的得意到了巅峰。 快活日子过了没一天,夜里阿依苏觉着口渴,提着油灯路过正厅的时候,突然觉得不对劲。 那端正挂在墙上的镜子,似乎蒙上一层浓厚的水雾。 阿依苏举着油灯、缓缓凑近,抬起袖子想将水雾擦拭干净,却发现那镜子越擦越糊。 他手上拿着的油灯,那豆大的芯子突然变成了冷厉的蓝色,一下蹿到天花板。 阿依苏吓得扔掉手中的油灯。 铜镜里起了一层浓厚的怪雾,那雾是铜锈般的灰绿色,如同青砖上腐烂的苔藓。 浓雾在镜子里剧烈翻滚着,阿依苏打了个寒颤,刺骨凉意从头顶蔓延全身。 他想跑,双腿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,他想喊叫,喉咙却像堵了一层棉花。 最后那阵浓雾终于开始消散,镜子中一个巨大的夜叉显现出来,它的皮肤也是腐败的灰绿色。眼睛是跳动的火焰,头上长着弯曲的角。 ※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址?f?a?B?u?Y?e?不?是??????????é?n?????②????.???????则?为????寨?站?点 阿依苏闻到了腐烂的气息。 他惊恐叫道:“明使保佑,这是魔鬼现世了!” 夜叉凑近了镜子,它的声音宛如青铜器互相摩擦而发出的尖利声响:“阿伊苏......为我献上新鲜的人血吧,为我献上跳动的心脏吧,只要你按照冬秋夏春的时序,为我杀几个衰老的、中年的、年轻的、稚气的人,你与我,将得到永生。” 魔鬼威胁:“若你不从,那便将堕入无边的噩梦再也醒不过来。” 阿依苏没有办法,他去古董铺子找那老人算账,铺子已经人去楼空,他只得成日在长安城转悠,寻找好下手的目标。 曲江畔的杏园,寻常时候只有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那侍弄花草;光行坊医馆众多,来这儿的中年人不少;许多年轻郎君需从延平门出城...... 只剩下最后一个稚童......该从哪儿去找呢...... 第二日清早,袁慎己便接到了长安城要严加巡防的指令,一大早连朝食都没吃就走了。 暑天实在是炎热,段知微昨夜睡得晚,又听了一晚聒聒的蝉鸣,不免连打几个哈欠。 果肆拉着驴车送来了几罐腌渍好的乌梅来,段知微豪气的将几罐子乌梅照单全收了。 乌梅可是好东西,消暑的乌梅饮子、凉水荔枝膏都缺不了这个。 除去各色冰凉饮子,乌梅还能切成碎加进炒饭里,或者做乌梅酸甜藕片、乌梅糖醋小排、乌梅茶泡饭。 昨晚大家在院中纳凉,便是一人一碗乌梅茶泡饭。在幽静夏夜听着蝉鸣,看着星空,吃上一碗乌梅果香和馥郁茶香交织的香甜茶泡饭,那才是最大的享受。 不过眼下段知微准备在食客们来之前熬煮一份凉水荔枝膏。 虽然这饮子名字叫荔枝膏,但其实与荔枝没有什么关系,只是最后煮出来的时候能尝到荔枝味儿。 段知微觉得这纯属胡扯,她喝不出半点荔枝味。 大约岭南荔枝稀少,借了个名儿好卖罢了。 反正长安的群众,基本上不知道荔枝什么味儿。 将乌梅与肉桂、砂仁一起在火房里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