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第九书屋 > > 庶子无为(科举) > 分卷阅读205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205(1 / 1)

若要沈江霖自己来评判,既然大家都没错,那就只能是规则错了。 然而, 大周朝信奉的并非高薪养廉这一套, 莫说翰林院了, 就是其他一些职能部门的官员年俸都并不算高, 除了进入了四品高官的行列, 因为所免税的土地面积大、俸禄也跨档次地更多一点,其他中下层官员的俸禄, 或许真的只求吃饱穿暖是够的,但是想靠这个发财,那就别想了。 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间, 贪腐非常严重,又因为先皇本身就是一个穷奢极欲之人,上行下效,很多事情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要不闹的太过,在政治上没有什么重大思想错误,都是可以原谅的。 然而到了如今的永嘉帝继位,这么多年来,永嘉帝一直是在和贪腐做斗争的,几乎到了抓一批、杀一批的地步,甚至在他继位之初,出现了今天这个官员领着皇命要去摘另一个官员的官帽,明天这个官员也被摘了官帽的怪谈,杀到后面,官员人数锐减,为了让朝中有人可用,永嘉帝还让一些重要官员用戴罪之身去惩处下面的官员,那段时间朝堂风气为之一清,可谓是谈“贪”色变。 至于结果如何,永嘉帝在位已经二十多年了,只能说见仁见智吧。 前面几年确实镇住了场子,可是越到后面越死灰复燃,贪官杀不尽、春风吹又生。 为此,永嘉帝也是大为苦恼,只恨这些人枉读了这么多年的仁义道德,枉他对他们一番信任,怎么一进了官场,掌握了实权,个个便都撕下了脸上伪善的面具,化成了豺狼虎豹! 沈江霖去秦之况办公房不过几步的路程,但是一路上沈江霖已经将里面的弯弯绕绕盘了一遍,心里头打好了一些腹稿,也好到时候能够应付一二。 秦之况作为翰林院的主官,是有自己一个人一间的办公房,他皱着眉坐在书案后面,看到沈江霖进来了,头也不抬,指着下首的一张座椅,让沈江霖坐。 沈江霖从善如流地坐了,秦之况不说话,沈江霖也不吭声,刑杨举悄无声息地倒退着走了出去,帮他们带上了门。 秦之况终于从案牍后面抬起了头,看了一眼沈江霖后,先呷了一口茶,然后才慢悠悠道:“沈修撰,今天这事你也看在了眼里,你如何想?” 沈江霖拱了拱手道:“秦大人一心为公,赵大人有失偏颇了,便是觉得有错漏之处,也根本无需如此堂而皇之,属下只担心他醉翁之意不在酒。” 沈江霖表面上实事求是,但是话里话外还是站秦之况的,且有担忧他的意思在,让秦之况心里舒坦了不少。 秦之况本来就觉得沈江霖有慧根,在科举上如此灵秀之人,不会是一个死读书的,看他的文章便知道,很多想法是有深度的。 有些人溜须拍马,只以为说一些奉承话就算到位了,殊不知点出事实但是又在事实的基础上肯定对方,这才是说到了别人的心坎上。 秦之况面容稍缓,接话道:“那你认为此事究竟该如何论断方为上?” 沈江霖面露难色:“秦大人,下官才疏学浅,恐怕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施展才能让他知难而退。” ?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阯?f?a?布?Y?e?不?是?ǐ????ǔ?????n??????2????.?c?????则?为?屾?寨?佔?点 秦之况对沈江霖的回答没有什么意外,再如何聪明又怎么样,官场是一个讲人脉、讲资源的地方,沈江霖初入官场才几个月,获取到的信息有限,况且就算他真的有人脉,他也绝不会为了这种事擅用了——人情用了都是要还的,钱债好还,人情难还。 秦之况点了点头,安抚沈江霖:“既如此,那本官就指点你一番,助你立一次功,也好叫翰林院的同僚知道,你这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,绝非浪得虚名。” 秦之况说到这里,沈江霖眉头一跳,心里已经升起了警觉之意,然后他便听秦之况继续道:“此事由你出面是最好的,你一会儿回去后就写一道折子,言明翰林之清苦,翰林之俸禄并不足以让人在京城立足,你的文章本官是看过的,再没有人能越的过你去的,明日便将这文章交给我,到时候我自会帮你安排。” 秦之况容长脸上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来,望着沈江霖仿佛是在看自家子侄一般关切:“江霖,你可懂本官的心意?” 若是真正的初出茅庐的菜鸟新手,此刻已经激动上了。 这明显就是上官要给他机会扬名啊!怎么秦大人谁都不选,偏偏选了他?肯定是看中我连中六元的名声,知道我这个写文章的水平!到时候秦大人将我的折子往上一递,这可就是上达天听啊,说不得到时候在陛下心里都能留下不错的印象! 再加上听听看秦大人说让他写的内容,有问题吗? 没问题啊! 翰林院是清苦,每年递这种折子的人也不少,毕竟想要上头拨款拨得多,哭穷也是一个重要本事。 到时候若是事情能成,他岂不是就在翰林院扬名了,翰林院里的所有同僚以后可不是要高看他一眼? 然而,沈江霖脸上表情不变,一脸受教的样子,但是心底却道——这是准备找我做个背锅侠啊! 向来枪打出头鸟,他这个折子一递上去,就是和户部赵潜引战的信号,若是最后能成还是个好结果,若是不成,那他就是个妥妥的炮灰。 而且,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他推出来?沈江霖自忖就是找炮灰,可能他是个有份量的炮灰,这件事谁都能做,秦之况假借提拔的名义让他做,是不是意味着对方的来头并不小? 沈江霖猜测的一点没错。 就在刚刚秦之况让邢杨举来找沈江霖之前,秦之况就从殷侍郎那边收到了消息,让秦之况小心行事,最近上头有出来严查多报瞒报度支的势头,让他谨慎处理。 殷侍郎和秦之况相交多年,算不上是知交好友,但是也有点惺惺相惜在,两人之间一向在政见上没有什么大的分歧,在各自部门里经常互通有无。 有了殷侍郎的提示,秦之况原本是想忿忿不平找殷侍郎来压赵潜的,如今却是知道不能够了,同时也心生了警觉之心,觉得赵潜如此拿着鸡毛当令箭,一定有他的倚仗。 他这个位置,虽然说只是五品官员,但是有很多权力是隐性的,再加上离皇权更近,若是一朝升迁,那就是旁人或许一辈子都到不了的高度。 这些年他在翰林院学士这个位置上是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不敢有任何松懈,防的就是那些狼子野心之人。 既然有了警告,那么接下来的事情,他再如何小心都不为过。 这事不管它不行,会让秦之况失去御下的威信;但是扎实地对上更不妙,万一是个连环计?所以秦之况必须要找一副铠甲套在自己身上,而他找到的铠甲便是沈江霖。 秦之况是知道沈江霖在陛下心中绝非无名小卒的,三年前沈江霖没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