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了火房,张罗了一些饭菜。 一碟酸甜红亮的荔枝肉,一盅汤色浓郁奶白的腌笃鲜,一盘清爽的芦笋炒虾仁,再配上一碗栗米饭,看着卖相就好。 杜有容先吃了一口虾仁,虾仁鲜活有嚼劲,吃着弹牙,芦笋掐了老芽只留脆嫩的部分,吃着很是清甜。 再夹上一块荔枝肉,外皮炸过十分酥脆,咬下去酸甜的酱汁在味蕾间爆开。 她吃得又急又快,风卷残云一般把所有菜连同米饭吃掉,而后端起砂锅直接喝完了一盅腌笃鲜,里头的春笋、咸肉、百叶结也是一点都没放过。 段知微结巴道:“那......那裴家缺你吃食了?” 杜有容的贴身丫鬟黄莺也在一旁悄悄道:“娘子,在外面须得注意下礼仪,。若被裴家看到......” 杜有容不耐烦挥挥手:“若是让你饿着肚子去凶肆晃荡一圈,你怕是比我更冷更饿。” “凶肆?”段知微先是惊讶了一会,而后想到清明将至,便觉得正常:“你可是世族裴家新妇,买清明祭拜用品还需得你亲自去?” 没有肆主愿意跟凶肆当邻居,因此东西两市的凶肆都集中在一条街上。 凶肆门口大都摆着巨大的、纸扎的花,凶肆内有纸或者面团做的俑人,用来侍候的、用来护卫的还有那吹拉弹唱的俑人应有尽有。 清明将近,冷清的凶肆一条街也繁忙了起来,段知微前两日才被段大娘拉着去过,买一些金银纸回来自己折成元宝,用来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。W?a?n?g?阯?f?a?b?u?Y?e??????ū???€?n????0?②?⑤?????ò?? 杜有容道:“不是祭祖的事儿,是裴君的姑母得了心疾,眼看着不行了,他与那姑母自小亲厚,让我亲自去挑一块好的碑石备着。” 段知微也不知接什么话,只得干巴巴一句:“你别伤心了......” 杜有容百无聊赖的坐着在看外面纷纷落下的绵密雨丝,闻言奇怪的看她一眼:“我伤心做什么?是裴君的姑母,又不是我的姑母。” 丫鬟黄莺正在吃段知微给的一块糕,闻言咳嗽了两声道:“我的好娘子,说话怎能如此不知轻重,这话被裴家听去了还得了!” “哎,这里又没有裴家人。”杜有容无奈叹口气,而后站起身来:“行了,天色晚了,我走了。” 段知微起身送她,看她上了那辆华贵的香车,车很快消失在了雨雾中。 第二日清晨,菜肆早早送了一车绿油油的艾草,段知微挑了几棵看看嫩芽,菜肆伙计在一旁道:“哎呦段娘子,我家送的菜您还不放心啊,这都是刚刚才收割的,您瞧,露水还挂叶子上呢。” 段知微小心翼翼地掐下最嫩的尖芽,指尖立刻染上了一抹青翠。见这艾草果然多汁,她放松下来笑道:“这有什么不放心的,回头用这艾草做了青团,也给你送上一份。” 伙计上道地拱拱手:“那感情好,方圆百里 谁不知道您段家食肆的好吃食。” 他收了钱又行个礼离开了。 段知微立刻喊上食肆众人合力把艾草焯水去涩味,用干净的纱布捣碎滤掉渣,这是个体力活,又是个细致活。 众人忙了一上午,统共才成了一木桶绿油油的艾草汁,段知微将其倒入糯米粉中,碧绿的汁液缓缓渗入糯米粉中,她反复揉搓摔打,渐渐将其揉成光滑的面团。她忙出了一身汗,一直摔到面团充满韧劲。 她把翠绿面皮给旁边围观的几人看:“要到这种程度外皮才软糯,青团才能好吃。” 众人在一旁点头。 目前主流的青团还只是豆沙的,段知微特意多做了些咸蛋黄、肉松、野菜的,咸甜两种,任君挑选。 这步段知微就不参与了,让蒲桃他们学着包,自己则把蒸笼架好,里头要铺上一层湿布,再给青团刷一层薄薄的油。 一个个青团整齐地排列在竹屉上,像极了春日里新生的嫩芽。 蒸笼里的水已经沸腾,白色的水汽袅袅升起。青团入笼,盖上竹盖。一股独特的香气从蒸笼缝隙中溢出,混合着艾草的清香和肉松的咸香。 “娘子,好香啊!”蒲桃忍不住凑近蒸笼,深深吸了一口气。 段知微笑着揭开竹盖,热气扑面而来。蒸熟的青团如玉晶莹剔透,表皮泛着翡翠般鲜亮光泽。她用竹筷子小心夹起一个,轻轻放在粗瓷盘子中。 咬开青团的瞬间,外皮的软糯与肉松的酥脆形成绝妙的对比。艾草的清香在口中弥漫,中和了肉松的油腻。咸香的肉松在舌尖化开,带着丝丝甜意,与糯米的清甜完美融合。 蒲桃已经顾不上烫,一连吃了两个。“娘子,这青团比我吃过的所有青团都好吃!”她含糊不清地说道,嘴角还沾着一点青色面团。 这青团刚出笼就大受欢迎。没想到野菜和肉松两种青团卖得最好,规矩的豆沙反而无人问津。 来食肆订购的隔壁肉肆的吴娘子道:“这豆沙的吃了多少年了,头一回吃到这肉松的,味道真是妙极了,别清明限定了,我看以后天天卖吧。” 段知微忙得不停手,只好说道:“若是街坊都喜欢,那自然可以天天拿出来卖了。” 忙碌到宵禁前夕,青团被抢购一空,段知微累了一日,往门牙子上一坐,看檐下雨水如柱般落下,阿盘几人揽下了暮食的活儿,在火房忙得热火朝天。 一俩做工讲究的马车突然停到段家食肆门口,从车上下来一管事模样的中年人,他身着藏青色菱形纹澜袍,看上去当是出自钟鸣鼎食之家。 他走进食肆,段知微抱歉道:“这位客官,马上就要宵禁了,我们要打烊了。” 管家对着段知微叉手为礼道:“是肆主吧,我不是来用暮食的,听闻肆主家做的好糕饼,我家马上有一场婚礼,须得订购些喜饼。” 段知微闻言道:“可以啊,您要哪种?” 说着拿过了食肆单子,自那任氏婚礼之后,她也接取了一些街坊成亲时用的糕饼,可以算是熟手了: “您看,做一套龙凤呈祥的喜糕如何?正是春日桃花繁盛之际,喜糕里包上蜜糖渍桃花,寓意‘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’寓意也好,味道也好,您看如何。” 那管事虽然一举一动都极其有礼,身上穿的也是平民不可及的苏绸面貌,但他的脸上却毫无愉悦之色,只苦着脸道:“这位娘子,无需喜糕,您做上一箱青团便可,两日后我会差人来食肆里取。” 两日后便是清明了,谁家好人成亲用的喜糕是青团啊,段知微腹诽道。 而后她反应过来,不对,谁家好人选清明节成亲啊!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夜雨与火锅在婚礼上见到…… 春雨淅淅沥沥,敲打着食肆的屋檐,发出细碎的声响。段知微忙碌了一整日,终于得以沐浴更衣。她点燃一截蜡烛,